微信问答
位置:发型站 > 名人资料 >

翻译家林少华说郭敬明庸俗也绝不过分_林少华为什么批判郭敬明_林少华个人资料|主要作品_

来源:发型站时间:2014-11-17 09:23责编:网站小编

导读:现在比较火的两名年轻作家应该就算韩寒和郭敬明了,这几年来郭敬明在娱乐圈也是挣得盆满钵满,特别的电影《小时代》系列,受到很多人的欢迎,也是大家批判的对象,最近翻译家林少华就说郭敬明庸俗也绝不过分,那么林少华为什么要这样说呢?

翻译家林少华说郭敬明庸俗也绝不过分_林少华为什么批判郭敬明_林少华个人资料|主要作品_

  林少华,祖籍山东蓬莱。1968年初中毕业下乡务农。1975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外文系日文专业,198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研究生院并获文学硕士学位。1982年至1993年于暨南大学外语系任教,1993年至1996年于日本长崎县立大学任教,1996年回暨南大学文学院任教,1999年调往青岛海洋大学(现已改名为中国海洋大学),2002年赴东京大学任特别研究员(Fellowship),现为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,招收日本文学与翻译方向研究生。主要著作有《村上春树和他的作品》。译有《挪威的森林》、《海边的卡夫卡》等32卷村上春树文集(出版了29本)及夏目漱石、芥川龙之介、川端康成、井上靖、东山魁夷等名家作品凡35余种。其中《唐招提寺之路》获第五届全国外国文学优秀图书奖一等奖(2001年),《挪威的森林》获2002年上海优秀图书奖二等奖。同时撰有中日古诗比较和日本近现代文学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20余篇。

翻译家林少华说郭敬明庸俗也绝不过分_林少华为什么批判郭敬明_林少华个人资料|主要作品_

  11月17日报道“郭敬明的小时代有那么多人呼应,文坛成了可怕的样子,低俗、媚俗,说庸俗也绝不过分。”11月15日,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、著名翻译家、专栏作家林少华做客广东省社科联主办、南方都市报承办的岭南大讲坛·公众论坛,与观众畅谈村上春树、郭敬明,还有这个时代。

  谈村上:与诺奖擦肩因批判性不够

  “文学的本质在于向善,对真、善、美的守护,对人世中微弱理想的灯光、微弱的人性中善良一面如何张扬和守护。”作为中国大陆的村上春树作品简体中文版主要译者,林少华却不太推崇读过多的日本文学。

  对于村上春树再一次与诺贝尔文学奖擦肩而过,林少华认为其作品批判性不够鲜明,介入社会现实的力度不到位,甚至对于善和恶的界限越来越模糊。林少华笑称,“我看村上的东西,后来都不看原著,而是看我自己翻译过来的作品。不是说我翻译得多么好,而是我到底觉得中文比日文美妙得多。”

  谈郭敬明:那么多人呼应值得深思

  “我们生活在一个大时代,而不是郭敬明所说的小时代。我对郭敬明有意见,就是搞什么小时代玩一玩可以,但是有那么多人去呼应,这就是值得深思的社会现象了。”林少华认为我们的作家、文坛成了可怕的样子,“低俗、媚俗,说庸俗也绝不过分”。

  林少华建议,在一个大时代,读一读大气象、大格局、大境界,有男人气象、阳刚之气这样的作品恐怕“我们生活在一个大时代,而不是郭敬明所说的小时代。我对郭敬明有意见,就是搞什么小时代玩一玩可以,但是有那么多人去呼应,这就是值得深思的社会现象了。”是更需要的。

  “哪一个国家的作家会赶上这样的时代,有这样的一片土壤,这么丰厚的创作题材?”林少华说,现在我们倾向于指责体制,而缺乏自我救赎,自我灵魂的救赎,“不是体制有负于作家,而是作家有负于这个时代。”

相关推荐

网友评论